Search

【被銷毀還是被據為己有?】
二戰時納粹政權的邪惡,不單在於大屠殺或發動戰爭,其影響之廣遍及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被銷毀還是被據為己有?】
二戰時納粹政權的邪惡,不單在於大屠殺或發動戰爭,其影響之廣遍及各方層面,當中包括嚴打和收窄藝術創作自由,沒收及銷毀藝術作品等。以上這幅作品《En Canot》正是當年被納粹沒收的作品之一,直至現在仍下落不明,究竟它成為了某位納粹分子的私人珍藏,還是早早被人破壞燒掉了呢?無人得知。
此畫出於法國畫家讓.梅金傑之手,他以「立體主義」的風格見稱。所謂立體主義,即追求以碎裂與多角度的方式,在平面的畫布上呈現物象的立體,其中最著名的代表畫家就是畢加索。梅金傑在1913年創作了以上作品,雖然構圖被分割,似是組合的碎片,但觀賞者仍可以見到他描繪了一位優雅的女人坐在船上(其中「Canot」的意思是「Boat」),她撐着一把傘,背景中可見到起伏的漣漪。透過多角度的畫法,平面的畫作變得更有動感。然而這幅優秀的作品在德國展出時,卻被納粹政權沒收。畫作應有色彩,但現在只有黑白照片留下。
當時的納粹政權將一系列的作品定義為「墮落藝術」,其中包括了猶太藝術家及其他前衛藝術家的作品。雖然說是「墮落藝術」,但在「沒收」的同時,卻又將其拍賣從中獲利,或是將作品據為己有,做法極其虛偽卑劣。

作品資料:
1913年 法國 讓·梅金傑 (Jean Metzinger)
《En Canot》
縱146cm,橫114cm
布面 油畫

#有人物 #放位置 #記共鳴 #畫 #藝術品 #藝術 #文化 #繪畫 #自由 #nazi #apaintingaday #dictatorship #artlover #painter #hkinsta #instagood #women #hkig #artist #travel #museum #france #paintings #lost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回憶是選擇; 是有意義的記憶。 記憶記住重要的事; 反映你是什麽人。 如果今天不好好記憶, 將來會有一片空白。 物件讓記憶看到見, 物件收藏記憶,又可以創造記憶......
View all posts